SEIZE THE PRESENT, AND LOOK FORWARD TO THE FUTURE.
把握现在,展望未来
融资中,被投资人打击了咋整?
来源: | 作者:xixi | 发布时间: 2015-07-30 | 10447 次浏览 | 分享到:
对于创业者来说,投资人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,比如被投资人否定了该怎么办,投资人的建议都是正确的吗,创业者该坚持怎样的价值观?看看投资人是怎么看待投资人的
一、被投资人否定的项目就不好么?


No!投资人是一群生意人,他们只是依据自己的口味偏好做判断。投资人拒绝项目大体有三个原因:


1.(他认为)商业模式不成立或无法获得长期竞争优势;


2.(他认为)市场不够大、成长不够快或者不在他重点关注的领域;


3.(他认为你的)团队不够强或者不合适做这个事,或者就是看不上你;


1.基本商业模式问题:这是你重点要考虑关注的,VC通常脑袋清楚,见多识广,如果投资人愿意给你时间,你可以投资人那里取得两方面的意见:a.帮你分析商业模式中的潜在问题;b.给你讲很多类似案例来启发你。


2.潜在规模和成长速度:这两项本来只是VC的偏好,却时常把它作为判断项目“好坏”的标准,并为此“发明”了很多似是而非的说法,比方说:“唯快不破!”。真实世界里,一多半最终成功的事业,发展速度都挺慢。就像早年柳传志所说的“撒一层土,夯实;再撒一层土,再夯实”。


只是投资人等不及,多数投资人投的并不是自己的钱,他们只是一个资金管理团队(GP,普通合伙人),和真正的出资人(LP,有限合伙人)签订了资金管理协议,要在有限的时间(通常是5-10年)获取足够大的回报。所以他们自然就喜欢“更大更快”的模式,并且鼓励他们看得上眼的创业团队Think big and do faster。


所以,VC嫌你市场小,嫌你成长速度慢,只是他们的“口味”如此,并不意味着你的生意不好,没有价值。同时你也该明白,如果你的商业模式本来就市场规模不够大,成长速度缓慢,那么你拿到投资会困难很多。我见过很多项目,只是一个很慢但赚钱的“生意”,本身不适合VC投资,但他们的团队也在试图找投资人,如果是这种,就应该去找对你行业感兴趣、最好有资源能帮到你的行业性投资人,而不是普通的VC。


3.他们认为你的团队不够强:这要看他们觉得问题出在人员结构上,还是核心团队个人能力上。如果是结构上的问题,那么值得认真考虑一下,是不是需要调整和补足,如果VC只是不喜欢你,觉得你资历不够,能力不强,表述不够清晰,没法入他的法眼,这就好像相亲没看对眼,既不需要辩解,也不需要在意。


有些人在面对投资人的打击、否定和拒绝的时候,会非常生气,或者一味替自己解释和辩解。这个其实是没什么必要的,就像你很难改变一个姑娘对一个小伙的第一印象,投资人对你的印象,再事情没有实质性变化的时候,同样也很难改变。用力过猛地试图说服对方,只会让对方觉得你执拗不成熟。认真听听投资人想说什么,让他们再多说一点,看看能不能得到一些有价值的信心,反而更加有意义。


二、是不是应该按照投资人的建议来改变商业模式?


投资过热的时代也诞生了“B2VC”这个新兴的投机性商业模式——专门根据投资人喜好量身定做。在过去10年我观察过的案子里,B2VC的模式,融到资的不少,却鲜有成功。当然,如果你只想过一把创业瘾,甚至还寻思能把投资人的钱想办法挪到自己口袋里,以下内容请你略过。


对于一个认真想做一番事业的人,首先应该对你自己的事业负责,站定自己的目标和立场,而不是为了融资,对投资人言听计从。资金也好、投资人的意见也好,都是帮助你实现事业目标的工具,有用就取之,无用就舍之。


投资人有投资人天然的优势和劣势。一方面,多数资深投资人的确见多识广,战略分析能力远超过普通的咨询师,一方面能提供很多有用的信息和案例,另一方面有助于把你的商业模式进一步梳理清楚。另一方面,一多半的投资人都是咨询或者财务出身,不仅没有创业经验,甚至连企业实操经验都没有,特别容易犯“不落地”的毛病,容易把很多困难想想得过于复杂,风险看得过大,同时又容易把一些运营执行层面的难度看得过于简单。


总的来说,VC的习惯性思考方式,对模式的考虑要多过团队和人;对战略和布局的考虑,要多过实际的运营和执行。但在实际的创业实践中,商业模式和战略重点都要在实践中检验调整,对事业的成败,最终起到决定性作用的,往往是团队和执行。


如果把创业看做打仗,VC就是一帮提供粮草的人,兵马未动、粮草先行,后勤保障对战争是第一位的,所以必须把融资和资金的合理运用放到战略的高度来考虑;但同时,仗怎么打,还是要靠自己,赢了输了,首先是自己的事,投资人的话该不该听,要站在“如何才能赢”的全局上来看。


三、“执着和坚持”是创业中最大的伪命题


很多人,甚至成功的创业者,都表达过类似的观点:不要管投资人说什么,你应该执着坚持,做你想做的事。据我观察,他们这么说,只是向那些曾经不看好他们的投资人显摆和示威,却误导了不少不明就里的创业者——挖了个特别大的坑。


当某些已经成功的人,标榜自己当年如何坚持自己的方向,几乎山穷水尽,最后迎来苦尽甘来柳暗花明的时候,他们并没有意识,甚至可能是故意没有意识到,有十倍于他们的创业者,坚持一个自以为是的方向,山穷水尽以后就是灰飞烟灭。


雷军说:“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盖战略上的懒惰”,雷军既是一个投资人,也是一个创业者,在这方面相信他的体会比多数人更深切——在任何时候,正确的方向和坚定的执行都同等重要。


坚持创造价值,而不是坚持自己的执念。在一个有价值的方向上,执着和坚持才是有意义的。而一件事情是否有价值,多数时候并不难被验证。很多时候,创业只是在不断重复和扩大,已经被初步验证有价值的事。


我见过很多很固执的创业者,他们不去思考别人的意见,也没有兴趣去检验,他们否定竞争对手,否定在类似道路上的其它成功者,自然也就没法从他人的成功经验那里学习,他们的确在傻逼呵呵的坚持,最后把自己坚持成一个真正的傻逼,因为他们的兴趣并不在创造市场认可的价值,而在执拗地试图证明自己是正确的。当然,有少数坚持这么做的人,运气好的也可以成功,除了这些幸运儿,多数都成了市场的炮灰。他们甚至只相信一个虚幻的愿望,而不肯承认事实。


我见过另外一些能够连续成功的创业者,他们认真听所有他们觉得有价值的意见,即使这个意见和他的想法出入极大,他们不断打探同行和对手的情报,投资人常常也是重要的情报来源,他们尊重对手,认真研究对手的过人之处并试图学习。他们在小的成功基础上,不断迭代调整,做出更大的成功。


对于创业,每个人都是新手,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。任何时候,和“现实”有效互动,产生有意义的结果,是最好的创业导师。快速试错、快速迭代、不断验证、不断调整、不断改进,在小成果的基础上创造大成就,才是互联网时代的核心精神。


在很多案例里,事业之所以会柳暗花明,并不是因为这件事情本身没有价值,而是还没有找到有效的变现方法。就像腾讯当年差点被马化腾卖掉——不是QQ没有价值,众多的用户和用户的增长率已经证明了这点,而是面对快速的用户增长,没有找到合适的挣钱途径。而在互联网时代,最担心的是没流量,最不担心的是做大了如何挣钱。


投资人和观察家、演说家们一样,善于总结归纳,多数时候,单纯的总结过去的规律,以及对模式的学习,对创业的指导意义很有限;最终能够把人引向成功的,是对现实的洞察,对内在规律的把握而不是外在形式的总结,对现实的洞察,必然要在实践中完成。